FSC簡介
由于國際貿易中非法采伐和使用對環境具有破壞性手段砍伐木材的問題日趨嚴重,1990年一群消費者、木材貿易商、環境組織和人權機構代表匯聚在美國加洲并達成共識,即有必要創建一個誠實可信的體系來識別經營良好的森林,將其作為負責任生產的林產品源頭,而此體系所反映的良好森林經營的定義在全球應該是一致的。因此森林管理委員會 (The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的名稱應運而生。
經過在十個國家、三年時間的廣泛意見征詢,1993年10月,來自26個國家的130名代表在加拿大多倫多出席了FSC成立大會,并推選出董事會。1994年FSC秘書處在墨西哥瓦哈卡市組建。2002年在德國波恩設立了FSC國際中心。2003年秘書處搬至國際中心。FSC是一個非政府、會員制的全球性組織,它的決定權平衡分配于代表環境、社會和經濟利益的三個議事組。FSC重視多方群體的利益,它的貢獻是將林業領域由原來的保守方式變為開放的、多利益相關方溝通的形式。
FSC森林認證,又叫做木材認證或統稱為認證,是一種運用市場機制來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目標的工具。它為消費者證明林產品來自經營良好的森林提供了獨立的擔保,試圖通過對森林經營活動進行獨立的評估,將“綠色消費者”與需求提高森林經營水平、擴大市場份額、以求獲得更高利益的經營者聯系起來。
FSC認證資料如下:
① 背景信息。介紹加工廠的基本信息,包括產品、規模、設備、人員和所有者。
② 商業規劃。這是一個相對長期的計劃,旨在為工廠的生產、管理、業務前景和環境保護繪制藍圖。內容包括量化經營目標、經營條件、未來產品類別、數量、投資發展計劃和環境保護計劃。
③ 生產工藝(包括材料工藝)。介紹了從原材料到中間產品(半成品)到產品的生產過程,包括輸入和輸出材料的類型和數量、所用設備的生產能力以及每個過程中的操作員數量。
④ 程序文件。描述執行此操作時應采取的步驟。
主要包括:
a、倉庫管理程序文件1規定了在倉儲過程中明確區分認證原材料、半成品和產品與非認證物質的步驟;
b、過程管理程序文件1規定了相關人員在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明確區分認證原料、半成品和產品與非認證物質的步驟,并確保認證原料在產品中的比例符合CoC認證的要求;
C、采購和銷售管理程序文件1規定了相關人員在采購原材料和銷售產品(包括運輸,如有)過程中明確區分認證物質和非認證物質的步驟;
D 、其他程序文件I與制造商的具體業務活動有關,并規定了相關人員在其他相關環節中明確區分認證物質和非認證物質的步驟。
⑤ 技術法規。與程序文件相對應,用于制定程序文件中規定的操作步驟的具體技術參數和標準要求。
⑥ 年度采購和銷售計劃。制造商在至期間購買原材料和銷售產品的計劃。內容包括計劃的時間段、購買的認證和非認證原材料的數量和類型、所涉企業的名稱和地址、資金支持和回收等。
⑦ 原材料(木材或木制品)的采購記錄。包括日期、品種、數量、產地、是否有FSC認證、何種認證(FM/CoC)、供應商、賣方人員、買方人員等。
⑧ 原材料和產品的儲存記錄。包括入庫記錄和出庫記錄,包括日期、品種、數量、FSC認證、FM/CoC認證、包裝、存儲位置、存儲方法等,并最終由相關操作員簽字。
⑨ 產品銷售記錄,包括采購和銷售合同。包括:日期、品種、數量以及是否有FSC;CoC認證、包裝、買方等應由雙方人員簽字。標準要求的其他文件
FSC認證機構主要包括:
德國萊茵TUV集團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法國
DNV挪威船級社
QMI--加拿大
SGS通標-瑞士
TUV NORD 德國漢德
TSUD南德-德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