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貫標實際上指的是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讓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可以在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中滲透進去,最后去向兩化融合貫標第三方認證機構來對企業內部體系建設進行核查是否達到體系標準的一個過程。兩化融合貫標對于從事什么經營業務的企業并沒有很大的要求,實際上,只要是傳統的制造業所包含的企業在日常的企業經營生活中,運用上一些信息技術手段或者系統對于企業的生產、銷售、管理和研發等等環節精心參與,提高了整體的信息化水平和經營效率,那么只要有需要,都可以進行兩化融合貫標。
申請兩化融合貫標需要具備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財務狀況和運營情況良好;
兩化融合工作具備良好基礎,成效比較顯著,對建立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有需求;
企業所屬行業:生產制造類型企業,不限制產品所屬行業;
企業人數: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人數在100人左右,如果生產高度自動化的企業人數則無具體限制;雖然兩化融合不限制企業規模,為了增加通過率,兩化融合需要對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進行優化,崗位職責的變更或者人員的減少;
企業銷售收入:體系對銷售收入沒有具體要求,如果企業限定在50-100人左右,銷售收入一般將達到在2000萬以上;
企業現有的信息化系統或者將要上的信息化系統:
財務的持續保障:兩化評定的可持續競爭優勢,需要公司能進行資金保障,要求企業近兩年對信息化工業化有資金投入(包括生產設備、信息設備、服務器、各種培訓服務等)建議20W元以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
兩化融合貫標的注意事項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這里的條件是指企業資金實力、員工總體素質等),最好的還是建議企業采用ERP管理系統,去把這些單項應用給嫁接起來,最終實現一個虛擬的管理組織架構。
虛擬管理組合架構:涵蓋財務、銷售、生產、研發、倉庫等等所有部門。想象一下:領導下達任務,快速傳遍全部部門,各個部門分工協作,及時匯報各個部門情況,相互之間,查漏補缺,優勢發展實施監督的局面,全面形成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到了這一層次,也就初步到達了第三步綜合集成。
兩化融合貫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去策劃、實施、測評、改進、策劃的一個循環過程。并不是說貫標完了就放棄這個管理機制。而是要以戰略目標為前提,打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從而獲得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
從基礎建設開始做起,先培養意識,再引進這些信息化工具,依次實現信息化能力。貫標成功以后,仍需要經過長期不斷的改進,最終實現協同創新。